我区召开“四无”整治工作推进会
在這個年紀的人們,差別往往就在於選擇餘地的多少。
然而韓的爆紅崛起背後有個小祕密,那就是一支來自中國的網軍部隊透過社群媒體給了他助力。那時候韓國瑜還只不過是政壇上的小人物,他的宣布競選造勢上才來了不過幾十個人。
高雄市長選舉民調加權對比,圖表為《外交雜誌》依據 TSJH301.BLOGSPOT.COM資料繪製│Photo Credit: Foreign Policy「韓流」的異軍突起連國民黨都有點被嚇到,韓國瑜的聲勢強到可以幫助國民黨其他地方的選情。但大多數人一開始都不覺得民進黨會輸掉高雄,畢竟有280萬人的南部大城高雄是民進黨在1998年贏得執政的一個直轄市,過去20年來民進黨在該市也一直處於優勢,在2014年市長選舉中陳菊甚至以68%的票數大敗國民黨。不可否認的是,蔡英文總統在2018年非常的不受歡迎,她的執政滿意度從2016年的70%高點跌到選前的低於30%」等等激烈語言,相較起台灣多數網友或影迷,祝福雙方分手後幸福、以後好好專心在工作上,帶給粉絲更好的作品等,好好處理「分手學」的課題,風向大不同。抑或對於男女雙方,都抱持「可惜」、「祝福」的回應,如「宋仲基、宋慧喬你們怎麼兩人就這樣離婚了,都還沒有小孩啊,這不是太辜負我們粉絲的期待了?」、「兩人離別當然都會難過,但是萬一真的雙方在一起太累的話,倒不如選擇離開還比較好,加油。
不得不說,時代在變,隨著此場王子與公主的世紀婚禮以離婚作結,也讓人再次爭論起,四歲「宮合」是否真的合適相配。兩人都希望圓滿地結束離婚程序,而不是互相指責」等說明。今天的歐元區債務把戲與一戰後的歐洲有著諸多相似之處。
2009年,希臘預算赤字達到了GDP的15%,國民債務超過GDP的100%,十年期希臘債務收益率飆升至35%以上。1926年,凱因斯尖銳地評論道,「美國借錢給德國。北歐銀行同意進行局部債務重組——主要是通過延長還款期——同時,「三駕馬車」(IMF、歐洲央行和歐盟委員會)再提供2400億歐元的信貸額度。總理布呂寧(Heinrich Brüning)的「兌現」政策為希特勒(Adolf Hitler)的上臺鋪平了道路,後者乾脆不承認債務。
如果無法避免,那麼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必須進行公平的議價,才能維護社會和政治和平。理論上,這些措施能夠帶來貿易盈餘,從而讓希臘具備償還債務的能力。
1921年5月,賠款委員會將德國的賠付額定為330億美元。官方債權人不可能得到任何償付,因為大部分希臘債券是虛構的,就像20世紀20年代的「C」類德國債券。從某種意義上,這些談判成果已經被翻轉。這兩個相去一個世紀的故事的教訓是,各國應該避免陷入債權人-債務人關係。
2010-2015年,就像大蕭條時期布呂寧的德國,希臘政府把自己抵押給了「兌現」政策。《凡爾賽條約》是結束第一次大戰的協定之一。」 接著發生了華爾街崩盤和大蕭條,流向德國的外國貸款乾涸了。在1919年引起熱議的《和平的經濟後果》(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the Peace)中,凱因斯說,如果德國限制消費,能夠實現每年2.5億美元的貿易盈餘,等於其國民收入的2%,30年就能累積到75億美元。
2019年1月,希臘已償還416億歐元,而償還期已經排到了2060年以後。事實上,德國連現實債務也不準備償還,只是以貸還貸。
左翼聯盟承諾對抗減支。德國將等量的錢轉移給協約國,協約國再把錢還給美國政府。
希臘債務與GDP之比從100%增加到170%,債權人壟斷利益集團將繼續控制希臘經濟政策,直到債務還完。大約30萬希臘公務員被裁,經濟萎縮了25%,失業率上升到25%(年輕人失業率更是超過60%)。歐元區應該反覆溫習這一教訓。2010年以來,希臘已經借入三千多億歐元。相反,債權國納稅人需要承擔更高的稅收和公共支出削減等代價。債務國希望得到豁免,而債權國擔心「道德風險」,完全無視讓債務國變得更加貧窮所帶來的動搖性的傳染效應。
2015年1月,選民終於揭竿而起,選出了以左翼聯盟(Syriza)為領導的左傾政府。但緊縮帶來了可怕的代價。
德國經濟萎縮了25%,失業率高達35%。剝奪了私人貸款後,希臘實現了預算平衡,在六年後從貿易赤字轉為盈餘。
這筆資金讓希臘政府能夠滿足付息要求,但也背上了沉重的緊縮條件:提高稅收、降低公共支出(特別是退休金)、廢除最低工資、資產甩賣、集體議價能力削弱。實現這一計畫的辦法是要求德國發行三種債券,但只對前兩種還本付息(A類和B類),而「C」債券的償還則要等到天荒地老
剝奪了私人貸款後,希臘實現了預算平衡,在六年後從貿易赤字轉為盈餘。問題的癥結在於,德國在不被協約國佔領的情況下可以賠償多少。2010-2015年,就像大蕭條時期布呂寧的德國,希臘政府把自己抵押給了「兌現」政策。1929-1931年,德國通過提高稅收和降低公共支出,來產生必要的盈餘以滿足每年的債務償還,但代價是加劇了崩潰。
但在凡爾賽,它們並沒有就賠償的最終數字達成一致,而是在1921年成立了一個賠款委員會來決定賠款數字。今天的歐元區債務把戲與一戰後的歐洲有著諸多相似之處。
1921年5月,賠款委員會將德國的賠付額定為330億美元。總理布呂寧(Heinrich Brüning)的「兌現」政策為希特勒(Adolf Hitler)的上臺鋪平了道路,後者乾脆不承認債務。
左翼聯盟承諾對抗減支。官方債權人不可能得到任何償付,因為大部分希臘債券是虛構的,就像20世紀20年代的「C」類德國債券。
正統的觀點是,緊縮在希臘起了作用。債權國貪得無厭,而債務國不希望就範。2009年,希臘預算赤字達到了GDP的15%,國民債務超過GDP的100%,十年期希臘債務收益率飆升至35%以上。《凡爾賽條約》是結束第一次大戰的協定之一。
但當始於美國的危機衝擊歐元區時,北歐銀行拒絕給予新貸款——這迫使南歐政府援助自己的銀行部門。1926年,凱因斯尖銳地評論道,「美國借錢給德國。
2010年以來,希臘已經借入三千多億歐元。事實上,德國連現實債務也不準備償還,只是以貸還貸。
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前夕,南歐國家因為向北歐銀行(主要是德國銀行)貸款融資高風險建設專案而逐步積累起債務。2015年1月,選民終於揭竿而起,選出了以左翼聯盟(Syriza)為領導的左傾政府。